事关阳新县!记者去了这个小山村……

2021-03-05 11:35   黄石日报  



红色火种,绵延不熄

3月3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

从阳新县城出发

沿106国道往江西方向

再拐进龙洋公路

来到阳新洋港镇下畈村下畈湾

寻访阳新县第一个党组织——

下畈党小组诞生地


阳新县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下畈村。记者 石勇/摄


图片

建立第一个党小组


阳新历史悠久,境内山脉纵横,河湖交错。1840年鸦片战争后,遭受着地主阶级疯狂剥削、外国资本家的野蛮掠夺。重重压迫使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抗争。为了生存,阳新劳苦大众、进步知识分子自发组织起来,惩治贪官污吏、豪绅地主、湖霸渔霸,进行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五四”运动后,阳新进步青年纷纷外出求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一边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边接触马克思主义,结识进步人士。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随后,柯少轩、曹壮父、曹大骏、罗伟、柯松涛等一批进步青年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黄石工人运动一浪高过一浪,而阳新工农革命运动也是风起云涌。


1925年初,中共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根据党的“四大”精神,决定委派党员分赴农村发展党组织和群团组织,领导工农革命运动。




柯少轩


柯少轩,阳新洋港镇下畈村人,武昌中华大学学生,1924年经林育南介绍,在汉口加入中国共产党。


受党组织委派,柯少轩回到下畈,创办了农民夜校,后又秘密建立农民协会,向贫苦大众和先进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


同年3月,柯少轩在会员中吸收了柯亨明等8人加入党组织,并建立了中共下畈党小组。柯少轩任党小组组长。后发展为下畈党支部,下辖5个党小组。


中共下畈党小组

是阳新县第一个党组织




阳新史志研究中心党史编研科科长舒宝珍说,因为阳新地处吴头楚尾,是通往赣北的咽喉战略要地,而龙港、洋港又处在鄂东南的核心。中共下畈党小组的成立,为迎接大革命的高潮,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提供了组织支撑。


查阅柯氏家谱,综合老一辈相传,分析地理位置,今年61岁的村党总支副书记柯美庆证实了下畈党小组诞生地及活动场所。


我们来到下畈村下畈湾,一栋一进三幢连五的青砖瓦房就在眼前。走进房内,部分房顶已经坍塌。


柯美庆说:“这里就是湾子里清朝道光年间武探花柯定山的老祖房。”让人更为注目的是,墙面上斑驳的红色语录仍然可以辨认,成为宝贵的当年革命者及其革命痕迹的重要遗存。



图片

革命火种的传播者


阳新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漫长的革命斗争中,探索了“阳新经验”,创造了党的“进步工作”,先后有20万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舒宝珍认为,发掘阳新的革命史

中共下畈党小组是必提不可的

革命烈士柯少轩更值得一叙


柯少轩,名柏栝,字少轩,号凤池,化名少敬。1896年出生在阳新洋港镇黄垅村(今合并为下畈村)一个世代书香门第。


1918年,柯少轩在阳新高等学堂毕业后,考入武昌中华大学法律系。在校期间,他结识了恽代英、林育南等进步同学。


“五四”运动爆发后,柯少轩等一批进步学生走上街头演讲、散发传单、串联发动各阶层人士争国权、惩国贼。


1923年,柯少轩毕业后,赴任松滋县民政科长。后辞职返汉,到汉阳钢铁厂从事工人运动。1924年,在林育南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调到武昌从事学生运动,发展党员。


1925年初,柯少轩被中共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派赴阳新老家农村,发展党组织和群团组织,领导工农革命运动。



建立阳新县第一个党组织

中共下畈党小组后


柯少轩等人于1926年12月在阳新龙港青年促进会会员中吸收32名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建立了阳新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龙港支部,肖作舟为党支部书记,下辖5个党小组。


1926年8月,中共阳新县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召开,宣布成立中国共产党阳新县党部委员会(1927年5月,根据党的“五大”决议和党章规定,改名为中共阳新县委员会)。


1927年2月,震惊全国的阳新“二·二七”惨案发生后,柯少轩等人在龙港组织工会、农协会2万多人举行武装游行,镇压了罪大恶极的大劣绅骆累金。接着,他又牵头组建了龙港农民自卫军和龙港工人纠察队。


柯少轩返回龙港后

串联隐蔽在当地的共产党员

刘溪山等人

组建中共龙港区委

并返回洋港下畈老家

组建了一支800多人农民自卫军

但柯少轩在暴动前夕被捕入狱


同年10月21日凌晨,龙港暴动如期举行,农民自卫军击溃了反动地主武装,救出了柯少轩,转移到武汉,柯少轩被安排到省委工作。


1928年8月,中共湖北省委组建省委外县通讯处,调柯少轩负责通讯处工作。通讯处组建后,迅速与鄂东南、大阳等区特委和各县委取得联系,及时传递了党的声音,加速了全省革命斗争的发展。


1928年11月6日,因叛徒出卖,柯少轩被捕。面对反动派的严刑审讯,柯少轩正义凛然,坚贞不屈,保住省委及省委领导同志。11月下旬,柯少轩英勇就义。时年32岁。


“柯少轩家里并不穷,他还上过大学。”龙港人陈敬明多年来钻研史料。他说,柯少轩参加共产党,并不是家里穷的缘故,而是因为共产主义是他的信仰。



农民的好日子来了


岁月峥嵘,沧桑巨变

陪同采访的阳新县委宣传部

四级调研员向能来充满激情地说:

“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

凝结成的红色精神,

成为百万阳新人民奋发图强的

力量源泉。”


新中国成立后,历届县委、县政府发挥老区光荣传统,率领全县人民以建设阳新、发展阳新为己任,团结拼搏,谱写了阳新建设发展史的光辉篇章。



如今

祖祖辈辈靠种庄稼为主的下畈村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下畈村群众生活大为好转、村容村貌大为改善。全村考取各类大学的就有193人,其中,考取北大1人、博士后1人。


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这片红色的土地,村里先后办起了光伏发电、灯具厂、磨具厂等产业,兴建起油茶、石榴等产业基地。



2017年村里投入扶贫资金50万元,跟村民柯青峰创办了灯具厂。如今,安排脱贫对象50多人,人平年收入2万多元。村级集体收入6万多元。


走进下畈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74岁的脱贫户柯美家正在门前收拾新鲜的蔬菜。老人全家8口人,儿子媳妇在外务工。他和老伴住在政府提供的125个平方米的安置房,每月就交一点电费就行了。


在黄垅湾村民活动广场,村民刘丽萍正在健身器材上锻炼。她说:“现在路通了、路灯亮了,娱乐设施也安装起来了,这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如今

下畈村148户517个贫困对象

全部脱贫

省级贫困村摘帽

村级集体年收入15万多元

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



村党总支书记柯亨安说:“我们不能忘却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不能忘记我们肩负的光荣使命,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加倍努力,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
https://img.cjyun.org.cn/a/10104/202103/90068fd86ae7079874dfb636d8da8943.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