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散步时发现,小区附近的一片空地不知何时成了个小花园——巴掌大的地方,小亭子、小花坛一应俱全。前阵子,朋友居住的社区开展送植物上门活动,还现场指导养护方法,点点绿意也开始在朋友家的阳台上延展。
“口袋公园”、咫尺阳台,绿化面积不大,作用可不小。曾有专家提出,窗阳台、城市微空间绿化等,不但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还能消减噪音、提高人居环境品质。而从成本来看,这种基于现有基础和空间进行的改造升级,既节约了成本,且只要方式得当,还能有效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巩固改造成果,可谓一举多得。
也正因此,像这样的“微小改变”“精雕细琢”,正成为越来越多地区探索的方向。日前,重庆提出今年预计实施“街头绿地提质”项目227个,通过打造小游园、口袋公园等扩展绿化空间;上海在推进嘉定、松江等新城建设的过程中也特别强调,在环境品质上要实现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明确提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
“城市更新”,体现的就是我国城市发展方式向存量提质改造、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转变过程。住建部初步研究提出的重点任务包括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等,这对于推动建设宜居、绿色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归根结底,城市更新是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在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让百姓真正地成为受益者、主动地成为参与者,考验着相关规划者、建设者的智慧与能力。
就说阳台绿化这件小事,如何实现居民的积极参与?怎样兼顾整栋建筑,乃至整个小区的和谐美观?对此类小微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但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立体绿化”这一细分领域有更深入的研究,更需要对群众需求有深切的理解与及时的回应。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城市更新的推进,既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也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但需要我们具有更强的责任意识,还需要持续的努力和绣花般的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