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正阳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今天小艾给大家普及普及。
纪念屈原说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各式端午粽
端午食粽,我们知道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每个朝代粽子的形式也不同。
春秋时期:用荪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 “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荪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出现杂粽。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荪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荪叶的季节局限。
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灿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粽叶包糯米,口味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也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源起传说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防止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现代赛龙舟通常把船建造成龙形,画上龙纹,每年端午举行竞渡,以表示对龙的尊敬,也说明自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另外,观海潮,祭蛇神,驱毒荼,烧五毒,喝雄黄酒,戴香包等等都是端午这一天的特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