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湖北省阳新县纪委监委联合该县龙港镇纪委,派出巡回下访组来到该镇岩泉村走访。
在正在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阳新县纪委监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下沉遍访,集中精力化解一批基层信访举报难题。
按照工作计划,巡回下访在当天下午进行,但他们上午就来到了岩泉村。
“党员干部只有多接受红色教育,才能不断感悟初心使命,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前行的动力,真正把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做好。”阳新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就是利用下沉遍访机会,让党员干部到“红军井”边感悟革命先辈的为民情怀,在履职尽责中赓续红色血脉。
岩泉村有着丰富红色基因,村北边是山高林密的绵亘大山,南端是深不见底的绝壁悬崖,地理位置隐秘,革命时期是红军后方所在地。跟着岩泉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兼解说员朱斌斌,巡回下访组一行人来到了一口井边。
岩泉村的地质环境亦如其名,因石头多井难打,村里的祖祖辈辈一直没有打井的习惯,依靠山中溪水为生,生活十分不便。
饮水难的问题因红军的到来发生改变。1930年夏,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在岩泉村设立红八军后方留守处。此后,先后有1000余名负伤的红军被转移至此接受治疗。
当年,天逢大旱,为解决村民饮水问题,红军一边养伤,一边寻找水源地。终于在岩泉北山脚下发现了一股清泉。他们掘土凿石,打出一口长2.5米、宽2米、深3米的井,让周边乡亲们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这口井被乡亲们亲切地唤作“红军井”。
“当年,这口井解决了附近5个湾子村民吃水难的问题,留下了一段军民一家亲的故事。如今,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这口井也已‘功成身退’,但这份浓浓的军民鱼水情需要延续。”听了这段历史,镇纪委干部刘灿的脸上多了几分坚定,“下午的走访就是走进群众、帮群众解决烦心事,我们要履行好职责使命,真正为民办事解民忧难。”
“老乡,现在家里的收入怎么样?”“我现在是村里的护林员,每年能拿到4000元的公益性岗位补助,去年森林防火做得好,镇里又奖励了500块钱哩!”听着脱贫户陈敬全的回答,刘灿欣慰之余,不忘提醒他,“如果遇上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等烦心事,可以及时向纪委反映”。
当天下午,巡回下访组采取随机走访方式,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惠民政策落实和该村农业专业合作社资金运行管理情况,收集相关问题线索和群众生活诉求。此外,下沉遍访过程中,该县纪检监察机关还组建了流动接访小组,分别对信访问题较为突出的乡镇进行巡回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