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政策出炉后,关于“产假”到底应该多长的问题引发社会热议。对此,有专家建议延长“带薪父亲陪产假”到至少1个月,同时父亲陪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也应由生育保险支付。不少人认为此举有利于减少职场性别歧视,还能增进夫妻感情、培养亲子关系。
提到“产假”,很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联想到女性权益,却常常忘记我们国家的男性也是有“产假”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女性的产假从1951年规定的56天,到1988年和2012年两次延长后定为98天,再到2013年后各地普遍延长产假并设立了陪护假。但父亲的陪产假,目前在很多地区都还是仅为7天。很多人表示:相比漫长的育儿过程,这7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年,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但现实中,很多家庭仍然处于“丧偶式育儿”的状态,妈妈在带娃的琐碎日常中忙前忙后,爸爸却成了育儿的“旁观者”。抛开主观因素,父亲角色的缺失,与客观上工作高压、带薪假难以保证、就业性别歧视等原因不无关系。延长父亲陪产假的建议,就是在努力把父亲从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参与到育儿中去。无论对家庭还是社会,这都是一种进步。
从家庭层面来说,生孩子不仅是女性的事情,照顾产妇和孩子本身就是父亲的责任和义务,延长带薪父亲陪产假的建议之所以受到网友欢迎,也是因为它符合这一公序良俗。让男方拥有较长时间的陪产假期,使其有充足时间融入父亲的角色,进而理解和体谅女方的不易。双方共同育儿,不仅可以增进夫妻感情,也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维护家庭和谐。
从社会层面来说,生育休假和生育保险制度关乎育龄劳动者权益保障,鼓励父亲承担起更多养育责任,不仅可以减少女性遭受职场歧视的现象,相关假期和福利的增多还能提高大众的生育意愿。所以,延长带薪父亲陪产假,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社会心理层面,都能对提高生育率起到较好的鼓励作用。
当然,这项建议虽好,若要具体落地,也需切实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比如,在产假期间,父亲是否能真正做到全身心地照顾妻子与孩子?再比如,父亲出于对职业生涯的考虑,会不会因为担心“职位不保”“晋升受影响”等原因,而放弃休产假?解决这些问题,有待相关配套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层面上的发力。
延长带薪父亲陪产假,看似是个家庭范畴内的小议题,但其背后却折射出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三孩时代,提升生育率需要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需要配套的生育扶持政策去精准解决问题,也需要在公共政策、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相应调整。政策再好,能够落实到位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