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考试临近,一些高三、初三毕业班学生就开始出现“失眠”现象,具体表现为:入睡没有以前自然,有一定程度的入睡困难;入睡之后睡眠较以前变浅了,睡眠质量有所下降;早上醒来的时间也比平时提前了,而且再难入睡。这时候,考生跟他们的父母都不淡定了,担心“失眠”持续并影响到中高考的发挥,他们开始努力地想把睡眠调整到最好的状态。那么,失眠一定会影响考试发挥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对此,湖北之声《今夜不寂寞》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董雪芹老师给予了以下解答:
董雪芹:关于这个问题我给考生提三点建议,
1.去病理化
“失眠”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而“失眠”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失眠症这种睡眠障碍。中、高考生持续地进行着高强度的考前复习备考,他们的大脑持续地处在兴奋状态,加上考试的压力,越是临近考试越是容易出现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这是正常的身心反应,不必过于紧张。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睡眠质量下降”,避免使用“失眠”这样的字眼,避免产生标签效应。
2.认知调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压力或焦虑对人的影响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认为压力或焦虑对我们的身心、工作、生活等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的身心、工作、生活等真的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相反,如果我们认为压力或焦虑对我们的身心、工作、生活等没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的身心、工作、生活等真的就只受到微弱的影响。同理,“睡眠质量下降”对考生的影响取决于考生对待睡眠的态度。当有人认为,睡眠质量会极大地影响学习效率和考试发挥,那么,就会越来越感觉到它对自身的影响。相反,如果当我们认为,睡眠质量其实对学习效率和考试发挥的影响并不是很大。那么,它只有微弱的影响。
3.生活调节
经过了“去病理化”和“认知调节”,我们的心态变得淡定平和之后,我们可以做一些生活上的调节来改善睡眠。切记,不要对睡眠质量抱有太高的期待!
首先,人体的身心是有节律的,考生每天都要安排一定的休闲时间,让复习备考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某种节律。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而且,越是临近考试,越是要减少学习的时间,起码不能增加学习的时间。
其次,尽可能地做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做体操、跳绳、散步、慢跑等等。运动可以让身体放松下来,释放消极的情绪,这些都可以帮助改善睡眠。
最后,在学习和睡觉之间要有一个缓冲时间,做一些放松的事情,比如听听轻音乐,活动一下身体、洗个温水澡等等。有些考生希望自己一学习完就能入睡,实际上这很难做到。虽然当时你已经很困了,可能上床之后还是睡不着,因为你的大脑还处在兴奋地状态。
总之,如果考生出现了睡眠质量下降的现象,父母和考生本人都不必过于紧张,不要给自己贴上“失眠症”的标签。也不要产生灾难化的想法,认为睡眠不好一定会极大地影响考试发挥。更不要对睡眠有过高的期待,希望自己的睡眠达到很高的质量。睡眠质量就像是我们的影子,你怎么抓都抓不住,当你不抓的时候,它就在那里。而我们要做的是:去病理化、认知调节、生活调节、顺其自然,你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