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夜色中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泱波 摄
中新网南京6月17日电 题:40位馆长为它点赞,这个博物馆有何不一般?
作者 崔佳明 杨颜慈 徐珊珊
在江苏扬州,有个刚开就成“网红”的博物馆。
航拍夜色中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泱波 摄
在这里,藏着一个神奇的“密室逃脱”;在这里,全景呈现着千年运河的“前世今生”;在这里,40位博物馆馆长齐聚,为它点赞,支招“老”遗产“新”传承。
这个博物馆有哪些不一般的地方?一起来探个究竟!
该馆的建成开放,是江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的一个重要内容。 泱波 摄
1.2万件文物“活态”展现大运河文化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16日建成开放,1万余件(套)展品揭开神秘面纱。
馆内藏有从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运河文化。
航拍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泱波 摄
从空中俯瞰,博物馆整体采用巨型船只造型,融入风帆元素,“驻扎”在扬州三湾古运河畔。
这艘“巨舰”乘风破浪、扬帆起航,翻开这本运河版的“百科全书”。
大运河博物馆由南京博物院负责布展和运营,是一座全面反映大运河历史概况、现今状态和运河美好生活的博物馆。虽是新馆,展陈却非常丰富“有料”。
大运河的珍贵不仅在于流转千年的物质遗存,更在于运河畔“人间烟火”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泱波 摄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介绍,一座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内的博物馆,如今呈现在公众面前,这里有公园般美丽的博物馆环境,有新唐风格调的博物馆建筑,有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的博物馆展览,彰显大运河的千年底蕴和当代形象。
迄今,该馆已征集到,从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
大运河是流淌的、活态的文化遗产。与展品堆砌的传统博物馆不同,该馆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让古老运河宛若“新”生。
公众在展厅,即可“穿梭时空”看到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还能感受到运河沿线水利工程、漕运盐利、市井生活的自然生态,体验中国大运河流域的历史积淀和人文风貌。
该馆全面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5G、VR等引入古老运河,给公众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
未来,大运河博物馆将给公众提供一个既时尚好玩,又能全面了解大运河文化的场所。
图为展出的“巨幕”老汴河河道剖面。 泱波 摄
大运河博物馆里有个“密室逃脱”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两个常设展览和“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知名运河与运河城市”“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隋炀帝与大运河”“紫禁城与大运河”“运河湿地寻趣”“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展”“运河上的舟楫”“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9个专题展览。
其中,“运河迷踪”与其说是展厅,更是一个“密室逃脱”游戏。
这里专为青少年观众打造,在全开放式的体验空间,以青少年喜爱的古风和二次元风格呈现,通过“密室逃脱”游戏方式,让观众了解运河水工科技、体验运河探索乐趣、领略运河沿岸风物。
不管是书籍,还是桌上的地图,甚至是奏折,都与大运河有关。观众在这里体验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历史和地理人文知识。
“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展”同样吸引人们的关注。展览以“水”“运”“诗”“画”四个篇章,阐释中国大运河文化。通过“科技+艺术+文化”的裸眼技术理念,突出声、光、电、形、色等方面的流动效果,营造出富有创意、极具新意的沉浸式体验。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陈布置接近尾声。 泱波 摄
“馆长天团”支招“老”遗产“新”传承
开馆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浙江省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等博物馆馆长组成的“馆长天团”齐聚扬州三湾古运河畔,支招古老遗产的现代传承。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认为,历经千年,大运河保护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如今的大运河保护是个庞大的、涉及“千丝万缕”的系统,“文保”的对象不只是静态的文物,不仅是保护这条河流,而是从古至今的完整链条。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中心主任李孝聪教授认为,千年运河反映了朝代的兴衰,是经济文化繁荣的写照。对大运河的保护,需要涉及运河旧迹、水质维护、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内容。
“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后的实景,远比我们当初的设计图更要精美!”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计者张锦秋认为,大运河博物馆带来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通过博物馆的震撼效果,让公众可以沉浸式地“走进”这段历史,对于大运河的当代传承保护具有重要意义。